正品保证,无理由退换货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竹丝情愫

帮助中心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竹丝情愫

竹丝情愫

admin / 2016-01-18
[] [] []

    我喜欢竹子。北宋苏东坡说过: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。

 

    五年前的“雨水”节气这一天,北京下起了霏霏细雨。当我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赛展厅,一幅幅编织新颖、做工精致、栩栩如生的山水、人物、花鸟竹帘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目光。

 

    在人头攒动的展台前,“梁平竹帘采用当地盛产的上等慈竹”,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梁平竹帘”第四代传人牟秉衡边说边取来一根五六十厘米长的青竹简,剖成七八毫米宽的竹条子,除去里层只留下外面的青篾,轻轻刮去外头的薄膜,反复将篾头送往刀架上固定的刀片中,他粗糙灵巧的双手在刀片上飞舞。十几秒钟后,一条七八毫米窄的青篾分割成了近五十根如发丝细的竹丝。每根竹丝都可穿进绣花针,令在场者叹为观止。

 

惊叹之余,我抬头看见,展厅墙上挂着一幅一米多宽、数米高,出自牟秉衡手笔的山水竹帘大画。他认真地对参观者说:“画竹帘画需要有细心、耐心、静心,才能使竹帘画惟妙惟肖”。牟秉衡的一番话,勾起我对梁平竹帘极大的兴趣……

 

    终于,在一个炎热的夏天,我来到了重庆市梁平县。这里竹林连天涌翠,碧浪无垠,流水潺潺,清爽宜人。梁平史称梁山,1952年更名为梁平县,是中国竹帘的发源地。早在北宋年间,梁平人就用当地盛产的竹子巧制竹帘,被列为皇家贡品,饮誉天下,素有“天下第一帘”之称。明代以后,梁平竹帘制作更加精细,已有装饰竹帘出现。到清代,梁平竹帘工艺日趋完善。在清光绪年间,梁平竹帘已经成为典雅古朴、赏心悦目的工艺品。

 

    当我走进梁平竹山镇“百里竹海”时,牟秉衡的儿子牟寅初告诉我,梁平生长着50多种竹类,有高大挺拔的楠竹,在笔直的树干末梢才节外生枝,枝上长叶,所以你平视所见看去无牵无挂的劲健竹竿,抬头仰望才见竹竿随风婆娑,飘逸美妙。我漫步在竹林中,高处丛生的竹叶遮天蔽日,如同无数把巨伞撑开,阳光从“伞封”中洒滤下来,别有韵致。站在山顶极目远眺,竹海波峰尽收眼底。慈竹比楠竹柔弱婀娜,末梢纤细,风姿绰约,倒垂下来似在竹海中钓鱼。此外这里还有墨竹、鸡爪竹、观音竹、凤尾竹、罗汉竹、人面竹……千姿百态,浑然天成。

 

    靠山吃山,靠竹养人。梁平人提起竹子,人人都是专家;说起竹帘,个个都是行家。牟秉衡1939年出生于书画世家,自幼爱好画画,早年跟随擅长画花鸟、山水画的外公学习画画,19岁开始学习竹帘编织工艺,1958年进入梁平县工艺竹帘厂,从事美工设计及竹帘编织工作。牟秉衡所办制的竹丝直径一般在0.2毫米左右,最细的竹丝直径仅0.1毫米,且根根均匀,用他办制的竹丝织出的帘子织如锦缎、平如池水,达到了抽丝竹帘的水准,号称“梁平第一丝”。他编织的竹帘工艺精细,极富个性,采用了喷、擦、画等多种绘制竹帘书画技巧,使每一幅出自他手的竹帘工艺作品极富特色,又不失中国画的气韵,精湛别致。竹帘曾作为中国民间文化代表性的工艺品之一,参加莱比锡国际交易会,罗马尼亚工艺美术展览等大型的文化商贸活动。1959年9月为国庆十周年献礼,由牟秉衡设计制作的巨幅抽丝无画素帘被送至首都北京,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四川厅。同年国庆,朱德委员长在陪同外宾前往参观时曾赞誉其为“天下第一帘”。

 

    牟秉衡告诉我,在竹帘制作中,他最喜欢人物肖像。记得在北京参加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大赛”时,他创作的一幅《地藏菩萨》,从眉眼到神情都处理得很“淡”,人物面带微笑,从容淡定,和蔼端庄。他创作的《金陵十二钗》、《夜宴图》、《溪山行旅图》、《观音图》、《仕女图》、《花开富贵牡丹图》等作品多次参加部、省、市大赛以及省内外展出。竹帘画《十二金钗》、刺绣竹帘绣竹帘画《熊猫图》双双荣获国际金奖。

 

    荣誉背后牟秉衡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。他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,甚至加班加点干10几个小时,通常要在10×5厘米的钢板上打上20个针尖细的小孔,然后把竹丝从小孔中抽出,每根竹丝要来回抽3次,再把抽好的竹丝用来编织竹帘胚制作成竹帘,因此,创作一幅精品竹帘需要几个月、半年的时间,最长的达2年至3年。

 

    如今75岁的牟秉衡,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凝练,早已是“国宝级”的竹帘传人,也是尚存的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梁平竹帘画师。牟师傅培养了数十名弟子,他的老伴儿梁乃铭、两个儿子牟静平、牟寅初和两个儿媳也在其中,牟静平还是目前唯一从事竹帘绘画的设计师。

 

    梁平竹帘,蕴含着巴渝这方山水深厚的文化内涵;竹丝情愫,珍藏着梁平人民难以忘却的历史情怀。

用户评论

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
用户名: 匿名用户
E-mail:
评价等级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 captcha